沈敏華:供應鏈金融的商業進化
- 2018-11-23 10:55:00
- 智遠 轉貼
- 3427
一、供應鏈金融面臨最大的發展機遇
供應鏈從發展到現在已經有20多個年頭了,2012年再度大熱,許多非銀類商業體,大規模進入供應鏈金融領域。其中一個重要的推手,是政府的扶持和鼓勵。
從最近這幾年來,從政府、國家層面一直在用各種各樣的手段、措施、政策、方法,在鼓勵我們,特別是鼓勵非銀類主體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也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比如說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家供應鏈戰略”的擬定、“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以及上個月公布了第一批286家創新應用試點的企業。上半年財政部牽頭,成立了一個國家級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的基金等等,都是比較明顯的政策動作。甚至最近網上炒的火熱的“125計劃”,雖說不甚合理,但至少也說明了政府層面對旨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供應鏈金融的重視。也正因為這些因素,才吸引了眾多非銀類主體大規模進入供應鏈金融領域。
因此,可以說,供應鏈金融正面臨極大的發展機遇!
二、非銀類供應鏈金融面臨較大瓶頸
雖然說供應鏈金融正面臨重大機遇,但是從供應鏈金融的行業發展角度來看,卻面臨極大的發展瓶頸。甚至可以說,整個供應鏈金融行業,正徘徊于瓶頸期。之所以這樣說,是基于以下幾個現象:
第一,預設的業務場景難以落地:我看到很多案例,從早期的規劃到組織體系、團隊等等各個方面、產品設計、場景設計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最后發現預設的很多場景最后難以落地,或者落地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其中尤以圍繞核心企業背書的“核心企業模式”為甚.
第二,發展價值難以呈現:目前來看,許多供應鏈金融項目,往往只能在利差收益層面體現價值,甚至一些推動主營業務、增加客戶粘性的目標都難以達成。但是,僅僅只有利差收益,符合我們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初衷嗎?符合我們的價值預期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第三,風控理念和手段缺乏創新:許多供應鏈金融案例中發現,風控方式仍然沿襲了傳統金融的風控理念和決策標準,片面強調強擔保,缺乏一種創新性的風控理念。在技術手段層面“抄近路”,無法適應市場發展和產業實際。
第四,方向感比較模糊: 也有一些平臺,運行了好幾年,定位和方向仍然不清晰,“不知從哪里來,不知到哪里去”。對平臺的發展方向缺乏明確的規劃,人云亦云,忙于跟進各種熱點概念。
上述四種現象,在目前的供應鏈金融行業,較為普遍。
三、非銀類供應鏈金融發展瓶頸的原因
非銀類商業體在開展供應鏈金融為什么遇到這些問題?根本上來講也是有四個方面:
第一,模式創新不足:許多非銀主體進入供應鏈金融領域,基本都是在參考模仿傳統銀行的“核心企業”模式。但是,作為傳統銀行的優勢領地,“核心企業模式”不是誰都能夠干的!我個人認為最適合做核心企業模式的商業體來講,除了銀行其實沒有第二家!因為在核心企業這一領域,銀行具有很多先天優勢,非銀行類企業圍繞核心企業做這類同質化業務,必然會遇到很多瓶頸。
第二,因為過多的模仿核心企業的模式,造成了我們的業務大量的依附于核心企業的供應鏈環節,缺乏自生長能力,缺乏屬于自己的“可控供應鏈”。供應鏈金融不只是金融,嚴格來講是供應鏈+金融,沒有“供應鏈”的供應鏈金融,其實就是傳統金融!在座的同行可以看一下,你的供應鏈在哪里?我們在核心企業供應鏈環節上投入金融產品不是供應鏈金融,因為這個供應鏈不是你的,這個供應鏈所帶來的價值也不是你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你能獲得的只有一點點利差收益。沒有自身的供應鏈,忽略了自身對供應鏈環境的構建,沒有這個供應鏈環境,就不會有更多的價值體現出來。
第三,價值認識不足,我們會過多關注金融的屬性,供應鏈金融所帶來的衍生價值我們沒有挖掘出來。
歸納來講,可以有一個基本結論,一味模仿“核心企業模式”,是供應鏈金融行業形成瓶頸的主要原因!
為什么說核心企業模式在非銀類的商業主體會遇到很大的瓶頸?
第一,其實核心企業的模式在業務上來講有很多先天局限的,核心企業模式的業務范圍只是在核心企業和N1層之間所發生,業務觸角到N1,我們前面幾位技術平臺的同行講到了應收賬款的拆分,這些手段非常好,但是拆分源頭仍然是核心企業和N1層之間發生的,但是我們國內其實真正的符合核心企業標準的企業少之又少,可能1%都不到,和核心企業之間發生業務往來產生應收應付的企業加起來不到3%,也就是97%的企業是跟核心企業沒有直接的往來,也就是97%的中小企業都不在供應鏈金融的范圍內,我們想一想本身這個就是不合理的,就是有問題的,這個先天局限只及N1的業務模式,市場相對狹窄。
第二,這個業務本身是銀行傳統領地,銀行在核心企業領域的信息優勢、資源優勢、渠道優勢、關系優勢,特別是資金價格優勢,都是是非銀類企業沒有辦法比擬的。
第三,核心企業和銀行玩了一段時間以后,既要做風險背書,以承擔風險為代價,但是收益拿不到什么,逐漸就會產生金融自營的趨勢,現在金融自營趨勢非常廣泛,早期的海爾、聯想,現在每一個傳統行業的龍頭企業都在觸及到供應鏈金融這個領域,如果說既不是傳統產業的龍頭企業,又不是銀行,我們做這個核心企業的模式的時候前有銀行、后有金融企業金融自營,你在這個領域還能有什么空間?。
第四,確權艱難:業務操作上來講,在座的如果有保理公司都知道,如果說沒有很強的人脈關系,我們要做一個業務確權是非常難,核心企業基本業務要求就是核心企業更確權,要么就是應收賬款做確權、要么就是倉單質押做回扣承諾,但是我們覺得這個事兒太難了,像碧桂園、萬科如果沒有很強的業務關系,沒有很強的人脈是做不出來的,但是如果一種需要人脈支撐的業務,不可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業務模式,也不可能穩定持續的發展。
第五,這個市場狹窄,我們現在經常聽到供應鏈金融市場很大,有15萬億、20萬億等等。但是這15萬億、20萬億,講的其實是國內商業流通領域應收賬款的總額。先不說這個數據統計是否準確,這個總額,其實包括了核心企業到N1,也包括N1到N2,N2到N3等全部賒銷類應收賬款,但是符合核心企業模式的應收賬款比例并不大。
第六,核心企業的這個模式從風控理念上來講,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比較封閉的或者是陳舊的模式,是20年前的業務模式,20年后再學這個模式從創新程度來講是不夠的。
四、非銀類企業如何做好供應鏈金融
第一,重新認識和定位供應鏈金融。從認識上先重新看一下:
一是供應鏈金融不是一種單一的業務,而是一種強大的整合手段。供應鏈金融可以作為一種推動的手段、抓取的手段、整合的手段,幫助我們整合更多的產業資源,通過資源的整合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價值、通過價值獲得更多的收益。
二是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整合交易資源、整合產業數據、產業互聯網。交易資源就是買賣、貿易、營收、結算支付,最后整合產業數據,進一步形成產業互聯網。這個產業數據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上下游,不僅僅是貿易、交易、結算,還有產品庫、SKU等等,這都是能夠整合的產業要素。
三是供應鏈金融因其具備的整合能力,具有極大的價值倍增效應。這個供應鏈金融最后一定是必須要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價值倍增的,如果我們供應鏈金融最后做的結果中發現,如果在座的有企業主和老板,給大家一個建議,判斷你的供應鏈金融是否有價值的模式,最終只要判斷一點:你的供應鏈金融如果只產生利差收益,就不能說是有價值的供應鏈金融模式,而是穿上供應鏈金融外衣的傳統金融。
第二,模式突破、理念和手段創新:我們必須建立一種“去核心化、直接面向中小企業”的業務模式,并且在沒有核心企業背書、沒有強擔保條件,直接面對中小企業的同時,既能快速發展業務,也能有效控制風險,最終在商業上產生價值倍增,這才是供應鏈金融投資者、從業者應該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第三,如何進行價值倍增:投一個億資金下去,一年下去說年化10%,收1000萬利息,這個不是價值倍增,還需要有其他價值。
要實現價值倍增,供應鏈金融必須深入產業,因為產業中聚集了大量的價值要素比如:商流、金流、物流、商品、企業、數據等等。獲取并整合這些要素,就能產生利差以外的價值,實現價值倍增。
在供應鏈金融項目輔導的實踐中,我們嘗試過建立一些聚焦傳統產業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嚴格意義上說,是一個“供應鏈綜合服務+金融服務+互聯網服務”的大供應鏈平臺,以“金融為推手,建立業務規則,以供應鏈服務為土壤,透明產業交易環境,以互聯網技術為手段,完成產業數據積累整合應用”,最終形成“覆蓋產業交易到交付,深度切入貿易環節,掌握真實貿易過程”的產業互聯網模式。
這一模式,在完成價值倍增的同時,也為重構風控理念,構建了堅實的環境土壤,使去核心化成為可能。
第四,重新構建風險理念:最后講一下風控,所有的供應鏈金融最終要回到風控這一個點,現在我看到很多供應鏈金融的風控手段還是比較傳統的,一方面就是基于資產,強擔保條件下,有什么可抵押的不動產,或者你有什么可質押、可轉讓的流動性資產、應收賬款等等,還有就是所謂的基于交易結構,但是這個前三中在真正落地的時候都會把你限制在一個非常小的業務范圍內,前面要么就是拿抵押,如果房產要抵押肯定是抵給銀行,所以在風控上前面的業務模式最終落到風控上,我們在風控理念上還有變化,要學會做一種基于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的風控模型,信用評價的基礎是基于經營能力和還款能力,傳統金融做不到,銀行業會看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盡管這個中小企業經營很不錯,最終放款還是看抵押品。我們以前在實踐中95%都是中小企業,超過90%的業務都是弱擔保條件下,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把風險控制在很好的范圍內,需要我們有不同的手段,包括理念、專業體系、扎實的風險控制的手段。
其實,中小企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方法!方法得當,中小企業融資領域就是藍海,方法確實,就是陷阱!
最后用幾句話做個小結:
供應鏈金融面臨機遇,目前仍是一個沒有領先者的市場;
由于模式創新不足,行業面臨發展瓶頸,需要不斷的商業進化;
進化的路徑只有一個:“產業供應鏈服務+金融服務+互聯網”!
(來源:中國供應鏈金融服務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