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非銀行金融機構要圍繞供應鏈融資
- 2019-04-11 16:20:00
- 劉智遠 轉貼
- 3043
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主辦的“2018小企業大夢想高峰論壇暨第六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 ”昨日在北京開幕。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出席并以“以產業鏈、供應鏈、全場景融資服務為抓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為題發表了演講。
黃奇帆指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不同角度能得出不同原因和結論。比如,是金融機構不夠努力?還是地方政府不夠積極?抑或是小微企業散雜小、信用等級不強無法有效開展工作?其實,這些都不是核心因素。
在其看來,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存在兩個體制性障礙:一方面,我國資本市場等直接融資體系特別是股權融資渠道太薄弱。另一方面,近十來年,為推動普惠金融發展而釋放出來的一大批小貸、租賃、保理、擔保、互聯網小貸公司以及私募、信托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小微企業服務的理念和約束還不太夠,所從事的業務,大量的進入影子銀行自我循環的圈內業務。
為破解小微企業困境,黃奇帆給出了五點建議:一、商業銀行要發揮大企業主辦行或大產業鏈主辦行的融資功能。二、非銀行金融機構要圍繞供應鏈融資。三、在強化互聯網金融企業監管的同時鼓勵他們形成全場景融資服務體系。四、重視建立“三農”普惠金融融資擔保體系。五、予以財政金融等政策性融資扶持。
以下為演講實錄: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圍繞今天論壇的主題,我就如何解決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談幾點看法。
眾所周知,大企業強國,小企業富民。近年來,各國政府無不在推動大企業發展的同時,特別高度重視小企業發展。就中國而言,小微企業貢獻了我國60%以上的GDP、80%左右的就業和50%以上的稅收。可見,小微企業對有效抵御外部經濟風險,激活內部經濟需求,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至關重要,已成為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源泉。
發展小微企業,其政策支持與大型企業有顯著差異。對大企業而言,由于有比較良好的資本信用和競爭實力,融資能力一般都比較好,融資成本也相對較低,在政策訴求方面,更多的追求準入前國民待遇、同等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市場門檻平等就行。對小微企業而言,更需要的是投融資體制機制保障,是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過去10多年,中央政府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先后發布了多個政策文件,以推動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特別是近幾年在全國啟動推廣了普惠金融政策,除了要求各大商業銀行建立普惠金融部,扶持小微企業融資貸款外,還發展了一大批小貸、保理、擔保、租賃、互聯網金融企業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以細分市場、分門別類地助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但是,從實踐效果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仍未得到解決,仍然是制約我國企業發展的一大障礙。為此,習總書記指出“發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特別是要讓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強調“要改善金融服務,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管道。”總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加快發展普惠金融,已成為當前改革發展的重要工作。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不同角度能得出不同原因和結論。比如,是金融機構不夠努力?還是地方政府不夠積極?抑或是小微企業散雜小、信用等級不強無法有效開展工作?其實,這些都不是核心因素。大家知道,凡是長周期、大面積、反復出現的問題,往往是體制機制性問題,而不是工作群體主觀能動性的道德、責任問題。總體上看,小微企業融資存在兩個體制性障礙:一方面,我國資本市場等直接融資體系特別是股權融資渠道太薄弱。2017年,我國新增全社會融資90%左右是債權,股權融資只占不到10%。大家都知道,股權融資體系最大的服務對象就是小微企業、創新企業。小微企業短缺的首先是資本金,最需要的是資本金注入。一個社會如果股權融資比重高,最先受惠的就是小微企業,與之相反,如果股權融資比重低,小微企業在股權市場就很難融到資,在債權、貸款市場更難融到資,因為在這些市場上,主要靠的是信用,信用更高的大中型企業往往擠占了80%左右的融資,給小微企業留下的融資空間太少,造成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試想,當大銀行每年的融資額度能輕松的大筆的貸款給信用好、工作成本低的大企業的時候,為什么還要費工夫、高成本的為小微企業融資呢?另一方面,這十來年,為推動普惠金融發展而釋放出來的一大批小貸、租賃、保理、擔保、互聯網小貸公司以及私募、信托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小微企業服務的理念和約束還不太夠,所從事的業務,大量的進入影子銀行自我循環的圈內業務。這些年,銀行表外業務、理財業務的資金進入影子銀行圈的資金高達30萬億元左右,這些錢成為了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錢雖然不少,但大多沒進入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體系,而是通過通道業務收通道費、嵌套業務搞抽屜協議以及高息攬儲、高息放貸、資金池錯配轉化為房地產開發融資,轉化為老百姓買房的首付貸融資,轉化為消費貸、校園貸融資,致使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融資受到擠壓,更加難上加難、貴上加貴。因此,推動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小微企業服務,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不能就小微企業談小微企業,而要從宏觀經濟的融資結構、融資體制考慮問題,解決好上述兩個問題。
從普惠金融的具體操作上看,這十多年,不論是商業銀行還是新生長出來的小貸、擔保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基本上是各自為戰,打麻雀、打散彈,缺少產業鏈金融的系統推進和覆蓋。推動普惠金融,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具體操作層面上,關鍵是要突出產業鏈、上中下游的金融服務概念。不論是商業銀行,還是小貸、保理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或是互聯網金融企業,都要圍繞二、三產業各行各業的產業鏈形成金融服務體系;要與時俱進順應“互聯網+”要求,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打造數字化普惠金融體系,通過挖掘客戶交易、結算、征信、資產、行為等各維度數據,挖掘不同類型客戶金融需求,踐行數據有價值、信用可變現、融資高效率理念,不斷改變普惠金融服務,建設全場景融資服務。具體而言,要從五個方面入手:
一、商業銀行要發揮大企業主辦行或大產業鏈主辦行的融資功能。除繼續推動各商業銀行以小微企業部、普惠金融部為中心搭建普惠金融總行、分行、支行多層次、垂直化組織架構體系,積極發展小微企業貸款外,商業銀行要借鑒日本三菱、三井住友銀行等經驗,著力發揮在資金、成本、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優勢,構造主辦行模式,打造全產業鏈融資模式。要借助服務大型客戶較多的優勢,精準解決痛點,與產業鏈核心企業加強合作,將交易信用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貫通供應商、經銷商和終端個人客戶的融資需求,為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提供門檻更低、利率更優惠的融資服務。
特別要注意的是,產業鏈金融、供應鏈金融與傳統的行業互保捆綁式金融有什么不同呢?主要有三個:一是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是上中下游垂直的供應鏈企業為服務對象,而不是以生產同類項企業、同類產品的行業捆綁;二是產業鏈、供應鏈金融主要以龍頭企業、核心企業的資本信用和供應鏈的預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質押信用“量體裁衣”,而不是互擔互保、抱團擔保、捆綁擔保,結果往往掩蓋問題、一死俱死;三是產業鏈、供應鏈金融主要是市場化的資源優化配置起決定性作用,而不是行政性、主觀性的方式配置資源。
二、非銀行金融機構要圍繞供應鏈融資。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按照供應鏈的交易特點,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一方面,通過將資金有效注入處于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企業,能夠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另一方面,非銀行金融機構與龍頭企業、核心企業戰略合作的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協同關系,從而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非銀行金融機構參與供應鏈融資,既可以是獨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依托大企業、龍頭企業、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搞產業鏈金融,也可以是大企業自己設立的小貸、信托、保理機構為自己的上下游配套小微企業服務,還可以由非銀行金融機構與大企業聯盟約定、定向專項服務。無論哪一種方式,供應鏈融資都是通過應收賬款融資、未來貨權融資、存貨融資等方式進行融資,風險比較小,收益比較有保障。
大企業集團搞保理公司、小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企業,舉措的當的話,往往有“一舉三得”效果:一是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增強凝聚力,增強產業鏈的穩定性,使供應鏈上收款付款制度更規范化;二是可以利用金融企業牌照和產品特點切入ABS、同業拆借市場,合理的用好市場資源;三是金融機構自身賺錢效益不菲。實體企業集團搞金融,應是圍繞主業,企業自身需要而開展業務。比如,對集團內部資金調度有直接作用的財務公司就能發揮內部資金池管理功能;又如,保理公司、小貸公司發揮的是產業鏈、供應鏈金融功能。總之,不能脫實就虛、不務正業去搞些與主業毫無關系的金融企業。
三、在強化互聯網金融企業監管的同時鼓勵他們形成全場景融資服務體系。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但并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屬性。近年來,P2P網絡借貸由于沒有資金第三方存管、沒有抵押物、沒有投資項目與投資者一一對應,壞賬、跑路的不少,很容易變成利用互聯網搞網上的亂集資、亂放高利貸并陷入龐氏騙局的陷阱,必須予以制止。當然,對互聯網金融中不違背金融運行本質的網絡小貸、消費金融、支付結算等,理應給予支持發展。這類小貸的規范發展,關鍵做到四點:一是不能高息攬儲、亂集資,主要是用自己的資本金在1:2.3—1:3杠桿比范圍內放貸。二是不能違規放高利貸,如果放貸利息超過銀行基準利率的4倍以上,就變成了放高利貸的機構,違背了普惠金融機構基本宗旨和良心,拿著銀行的錢自己從中剝皮,“空麻袋背米”。三是放貸對象是產業鏈、生態鏈上的關聯企業、用戶,不能是無關聯、無信用、無約束、無場景的散戶客戶,致使借款人和單位錢用到哪里都不清楚。四是不能“無照駕駛”,必須有金融監管部門批準的牌照,接受監管部門的事中事后監管。
符合監管要求的互聯網金融公司,要與政府部門、大型企業、電商平臺、數據公司有效對接,貫通目標客戶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形成場景融資服務新模式;要強化線上線下立體化服務網絡,發揮線下網點多、線上平臺便捷的優勢,將普惠金融服務向縣城、鄉鎮延伸,根本上要從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鏈、全場景的為小微企業、實體企業、城鎮人群提供融資服務,這樣既能做好服務、拓展業務,也能由于信息、數據充分減少壞賬。
四、重視建立“三農”普惠金融融資擔保體系。我國的金融與實體經濟失衡,除了表現為對二三產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融資失衡之外,突出表現在涉農貸款比重嚴重不足。農業與農民融資有三難:一是涉農貸款落地難,二是形成有效貸款需求難,三是抵押融資產權不明確,致使涉農貸款和農戶貸款占全部貸款總額的比重僅為5%和1%左右。為此,要加強“三農”融資特別是金融扶貧工作,除了要推動各類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圍繞宗旨積極開展“三農”融資工作外,還要解決好涉農融資和農戶融資的抵押擔保信用體系化。首先要深化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改革,建立統一的農村產權抵押融資信息系統和產權流轉市場,幫助農民通過可計價、可變現的有效資產入股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推動農村產權、抵押、登記、融資、租賃、風險補償、資產處置的一體化經營。說一千道一萬,這方面改革的關鍵是按中央要求,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做好農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的“三權分離”改革工作。在這個基礎上,再建立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國家可以設立扶貧融資擔保基金,各個省區市可以建立傘形擔保體系。農村產權抵押貸款會產生壞賬,但比例不會高,大體在1%—3%以內,這個壞賬,可以由政策性擔保公司承擔1/3,銀行利用提取的1%的壞賬準備金承擔1/3,農民作為業主也可以承擔1/3,這樣各方都能夠承受。
五、予以財政金融等政策性融資扶持。比如,可以加強金融財政政策聯動,建立小微企業特別是涉農貸款、保險、擔保的貼息貼費和風險補償機制,推出小額支農貸款的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又如,可以加強對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服務三農的考核,強化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宗旨意識。再如,在合理區間為小微企業貸款予以加杠桿的產品創新,支持有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發展規模不得超過底層資產4—5倍的ABS業務。還如,發揮政策性銀行的倡導性、政策性、開發性的保本微利優勢,用好用足國家對“三農”、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下浮10%—15%、期限相對較長的政策,加大對工商產業重點扶持領域的支持力度。
總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方面要在宏觀上轉變每年新增融資債權比重過高的問題,加強資管業務、理財業務的監管和調控,解決好非銀行金融機構脫實就虛的問題;另一方面在微觀運行中,要通過產業鏈金融體系促進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擴大小微企業貸款投放,降低小微企業貸款成本,有效控制小微企業融資風險,形成小微企業貸款的商業性、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要通過農村土地“三權分離”機制建立農戶貸款的擔保體系,形成普惠金融對“三農”的覆蓋;要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的互聯網背景下金融科技發展,推動形成支持惠普金融發展的新格局和蓬勃態勢。
來源:新浪財經